我國科學家全球首次實驗實現高性能量子存儲器
2012-05-24
新華網合肥5月23日電(記者徐海濤)中科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潘建偉等人與德國科研人員合作,日前在全球首次實驗實現了具有高讀出效率、長存儲壽命的高性能量子存儲器,在新一代量子計算研究中邁出重要一步。
量子計算被認為可能是全球下一代通信和計算機技術的基礎性研究。但在量子存儲器這一關鍵器件的既往研究中,存儲壽命和讀出效率兩個主要性能指標一直無法實現同步提升。存儲壽命如提升至毫秒量級,讀出效率僅有20%左右;如讀出效率提升至70%,存儲壽命又僅有幾百納秒到幾微秒。這種僅具備單一較好性能指標的量子存儲器不能滿足量子計算的應用需求。
中科大微尺度國家實驗室潘建偉、包小輝、趙博等與德國科研人員合作,通過一系列創新設計與艱苦努力,將光腔四重共振的技術難題簡化為雙重共振,在近期同步實現了量子存儲器3.2毫秒的存儲壽命及73%的讀出效率,成功達到目前全球量子存儲研究的最佳性能指標。
該成果于5月20日發表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自然》雜志上,被評價為“開啟了利用多原子系統研究復雜量子信息方案的大門”。
最新資訊
提交您的需求,我們將盡快與您聯系
完善您的信息,艾克賽普專業團隊為您提供服務!
請選擇您要填寫的表單類型 *
獲取產品報價
獲取方案詳情
申請技術服務
公司名稱 *
姓名 *
手機號 *
郵箱
需求描述 *
驗證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