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報訊(首席記者 崔紅)國家藥監局昨天表示,調整“尼美舒利”臨床使用,禁止用于12歲以下兒童。 國家藥監局要求,“尼美舒利”口服制劑禁止用于12歲以下兒童;作為抗炎鎮痛的二線用藥,只能在至少一種其他非甾體抗炎藥治療失敗的情況下使用;適應癥限于如骨關節炎等慢性關節炎的疼痛、手術和急性創傷后的疼痛、原發性痛經的癥狀治療;最大單次劑量不超過100毫克,療程不能超過15天,并應依據臨床實際情況采用最小的有效劑量、最短的療程,以減少藥品不良反應的發生。 “尼美舒利”是非甾體抗炎藥,具有抗炎、鎮痛、解熱作用。1997年在我國上市。“尼美舒利”最早于1985年在意大利上市。目前,在歐洲、美洲、亞洲50多個國家和地區使用。 據介紹,與其他非甾體抗炎藥相似,“尼美舒利”最常見的不良反應是胃腸道反應,如惡心、嘔吐、腹痛。此外,國內外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還發現與“尼美舒利”相關的過敏反應、凝血功能障礙、白細胞減少、肝、腎功能損害等安全性問題。 此前有媒體報道稱,“尼美舒利”在治療兒童退燒方面,從2004年到2010年,共發生不良反應4703例,其中死亡3例。 新聞鏈接 無效藥“都可喜”撤市 晨報訊(首席記者 崔紅)由于臨床評估吃了無效果,國家藥監局昨天通知,停止“都可喜”等(通用名為阿米三嗪蘿巴新片,又名復方阿米三嗪片)在我國的生產、銷售和使用,撤銷其批準證明文件。藥監局表示,該藥撤市不會對我國患者的用藥造成負面影響。 通知要求已生產的“都可喜”,由當地藥監部門監督銷毀或者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