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株潭城市群生態綠心地區總體規劃,生態城市群向綠心靠攏
2011-04-13
孕育多年的《長株潭城市群生態綠心地區總體規劃》(草案)在3月和長沙市民正式見面,從3月1日至3月20日,湖南省兩型辦通過紅網、省政府門戶網站、兩型試驗網和長株潭三市政府網站,完整公示《綠心規劃》文本及圖集,一個長株潭三市中心區的“生態綠心”已經開始跳動。作為宜居之城的長沙,綠心的跳動正在影響著長沙樓市的節奏,一場向綠心靠攏的行動,正在綠心規劃的指引下悄然展開。
早在2010年9月,《長株潭城市群生態綠心地區總體規劃(2010-2030年)》再次提交專家組進行評審時,相關部門提出,希望將生態綠心建設成為“生態文明樣板區、湖湘文化展示區、兩型社會創新窗口、城鄉統籌試驗平臺”,最終打造成具有國際品質的都市綠心。而在功能定位上,將把綠心作為長株潭公共生態服務客廳、城市群生態空間建設樣板、生態資本創新利用示范窗口;這些構想在公示的綠心規劃中,均跡可循。
在這份關于生態綠心規劃之中,總體規劃范圍基本為長沙、株洲和湘潭三市的交會地區,北至長沙繞城線及瀏陽河,西至長潭西,東至瀏陽柏加鎮,南至湘潭縣梅林橋鎮,共有洞井、坪塘、暮云等16個鄉鎮,1個示范區(九華),4個街道辦事處。規劃區面積約為522平方公里,其中,長沙305平方公里,占58.46%;株洲、湘潭分別為82.134平方公里,從這組數據可以看到,三市綠心規劃之中,長沙地區占到一半多。
規劃顯示,湖南中部、長株潭中心的這顆綠心,經空中遙感儀器測試證實森林覆蓋率高達55%,面積522平方公里,遠超400余平方公里的維也納森林公園,將成為世界上最遼闊、最開放、最優雅的第一“綠色客廳”。綠心規劃的提出,給當下高歌猛進的城市化浪潮帶來了彌足珍貴的色彩,也讓隨著如火如荼房地產開發而出現鋼筋水泥的叢林,得以有了更多一度被忽視的久違綠色。
作為大自然最天然的代表色,綠色是有魅力的,也是有感召力的。一座綠色的城市,才是真正值得守望和眷戀的城市;一個綠色的樓盤,才是真正溫馨且宜居的家園。這一點已經日益得到認同,在長沙市政府關于宜居長沙的設計中,在越來越多的開發企業對產品描述中,綠色正在成為關鍵詞。
或者靠山,或者濱水,或者與公園為鄰,或者與綠野成友,或一個品質卓越的樓盤,必定也是一個綠色、低碳、自然、宜居的樓盤。誰是最接近自然的優雅居所?誰是城市中彌足珍貴的綠色空間?誰是真正當之無愧的2011長沙綠色榜樣樓盤?翡翠云天,或者是最接近綠心住宅的項目之一氣,之所以敢打出的“長沙首席城央山居大盤”的旗號,正是因為和其近在咫尺的天際嶺國家森林公園。
同樣容易打動人心的,還有水。水草豐茂的地方,總是讓人更加容易親近大自然。碧桂園威尼斯城的島居生活,正在成為日益稀缺的一種東西。這里四面環水,天然形成的一座小島給了他世外桃源般的夢幻生活。而碧桂園經營多年,精心維護的社區綠化,更是每每讓初次踏入小島的人驚艷。而今,建設中的星沙松雅湖又成為了碧桂園的一道獨特的風景。湘江畔的湘江世紀城、萬達公館;月湖邊的藏瓏·湖上國際;坐落在公園里的富基·世紀公園,緊鄰著星沙純生態公園的蝴蝶谷……在長沙城里這樣的綠心住宅還有多少,他們究竟藏在哪處曼妙的綠地等著人們發現?
就在城市綠心規劃出臺的這個春天里,瀟湘晨報社與鳳凰網聯袂推出《長沙森林——“2011長沙綠色榜樣樓盤”春季報告》,全面展現長株潭的綠色夢想,全新演繹城市的綠色地圖,全力推介長沙的綠色樓盤。尋找長沙綠心住宅的行動從現在開始。
從空中俯瞰,被森林和水體包裹的長株潭城市群“綠心”,好似一個陸地上的蔥蘢“綠島”。依托湘江和山體綠地的延伸,“綠心”與長株潭三市原有生態系統有機相連。長株潭城市群“綠心”面積約545平方公里,包括一批森林公園和水庫,9個自然保護區及風景名勝區,擁有豐富的生態資源。
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