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這里有最新鮮的政策動態、行業資訊,也與你分享我們的點滴進步
這里有最新鮮的政策動態、行業資訊,也與你分享我們的點滴進步
重慶日報 2021-09-17 09:35:13
重慶兩江新區是重慶市大數據智能化創新發展的主引擎、主陣地,在建設“智慧重鎮”和“智造名城”中走在前列。當前,兩江新區致力于打造內陸開放門戶和重慶智慧之城,構建工業互聯網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的現代產業體系,加快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示范區。
兩江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羅藺表示,兩江新區發展工業互聯網具有堅實的產業基礎和先行先試的政策優勢。兩江新區將深入推進大數據智能化創新,發揮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的作用,引領工業互聯網技術創新、標準制定和應用推廣,助力構建全產業鏈生態,加速推動工業互聯網創新成果落地應用,并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工業互聯網發展底座堅實
消費互聯網方興未艾,工業互聯網風起云涌。
近年來,工業互聯網已成為主要工業國搶占國際制造業競爭的制高點,尋求經濟新增長點的共同選擇。
今年以來,位于兩江新區的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國家頂級節點(重慶)獲得了快速發展,提升速度和日均解析量均位列全國第一,且輻射范圍由成渝協作不斷往西部十省覆蓋,今年新增11個二級節點,接入企業數量超1449家,標識注冊量已經破53億個。
這一組組亮眼數據的背后,是重慶及兩江新區依托雄厚的產業基礎,全面落實制造強國戰略,加快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全力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中心。
重慶擁有全部31個制造業大類行業門類,是全球最大的筆記本電腦生產基地和中國重要的汽車、摩托車、手機生產基地,具有足夠豐富的工業互聯網應用場景,這對工業互聯網企業有著極強的吸引力。
作為重慶經濟發展的主戰場和重要增長極,兩江新區正在加快建設高質量發展引領區、高品質生活示范區,傳統支柱產業加速轉型,新興支柱產業加速集聚,現代服務體系加速形成,形成汽車和電子信息兩個千億級、裝備制造和生物醫藥兩個百億級支柱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勢頭十分強勁。
兩江新區把科技創新作為“一號工程”,集全區之力、匯全區之智加快打造兩江協同創新區、禮嘉悅來智慧園、兩江數字經濟產業園等創新平臺,全力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為重慶加快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提供強力支撐。其中,兩江協同創新區已經吸引了36家大學大院大所落戶,推動長安汽車等多家企業與入駐高校科研院所達成產學研合作,合同科研立項100余項,完成科技成果轉移轉化36項,聚集高端創新人才1100余人,其中院士團隊12個,博士400余名。
雄厚的產業基礎,以及全球創新要素的加速聚集,為工業互聯網的發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自2018年起,兩江新區開始率先布局工業互聯網,先后建成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國家頂級節點、星火·鏈網超級節點、域名根服務器鏡像節點、中新專用數據通道、中新國際超算中心和兩江新區云計算數據中心等,形成了全國唯一的“四節點一通道兩中心”,為新區打造工業互聯網高地提供重要支撐。
智能制造水平不斷提升
走進位于兩江新區的上汽依維柯紅巖商用車有限公司生產車間,30多臺機器人井然有序地忙碌著,自動完成裝配、焊接等流程,通過智能化改造后,產品質量合格率接近100%,效率提升40%,勞動用工減少80%。
這只是兩江新區企業結合智能制造等相關技術,打造的工業互聯網經典案例之一。
兩江新區與中科院西安光機所共同孵化了一家“硬科技”人工智能企業——搖櫓船科技。
該企業通過光學相機和人工智能算法兩大技術的結合,可以實現對手機玻璃蓋板和攝像模組的智能檢測,用機器代替人員來做測量和判斷,從根本上解決人工監測效率低、漏檢多、成本高等問題。奧的斯機電電梯有限公司不斷發展工業互聯網技術水平,打造了集物聯網技術和智能機器人等為一體的智能工廠。在用戶需求溝通環節,利用3D智能驅動技術構建虛擬環境,讓用戶在虛擬現實中體驗轎廂真實質感,實現沉浸式的定制化設計;在生產環節,奧的斯對每一個關鍵部件進行了唯一身份標識,通過數字孿生對31個關鍵質量控制項、107個控制點進行100%在線測量,并實時與數據庫比對,保證生產過程零缺陷。
近年來,兩江新區不斷創新人工智能、5G、工業互聯網等技術,支持制造業企業開展智能化改造,目前已建成數字化車間60個、智能工廠21個,推動超4000家企業“上云上平臺”,智能制造水平不斷提升。
平臺型企業加速聚集
在廣域銘島辦公區域大屏上,一段段文字不斷蹦出:“缺陷誘因:打磨灰殘留,根因:電泳車身打磨后的殘留灰……建議:改善電泳車身打磨點……”這是廣域銘島打造的Geega吉利工業互聯網平臺在汽車行業的一項具體應用。
不要小瞧這一段段文字,對于一家中大型汽車主機廠來說,每年能耗大概在3000萬-5000萬之間,通過Geega平臺的接入與改造,每年可以為主機廠降低5%-10%的能耗。目前,該平臺已經進行了多輪實測驗證,為數十家企業提供了數字化解決方案,匯集了ABB、西門子、BOSCH等企業合作伙伴。
以廣域銘島為代表,兩江新區已經累計落地布局騰訊、紫光、用友等6個國家級工業互聯網跨行業跨領域平臺,公魚互聯、金蝶等5個平臺入選重慶市十大工業互聯網平臺,大力支持廣域銘島、浪潮云江等建設國家級“雙跨”或特色專業型工業互聯網平臺。
每天到崗后,重慶富川古圣機電有限公司機器加工車間操作工陸明強,不用在各臺生產設備之間奔忙了,他只需在智能生產系統的屏幕上,點擊“生產加工計劃”,選取“零件”“工序”等指令,再點擊“生成”,即可完成當天的生產任務命令下達。
在兩江新區布局的用友精智工業互聯網正在依托智能生產與精細化成本管控服務,賦能西南地區制造企業的轉型升級。
以富川古圣機電為例。企業采用工業互聯網技術后,現場操作人數縮減至700多人,生產效率提高近30%。
兩江新區的領工云打造大數據平臺,收錄國內供應商超10余萬家、上千家海外客戶參與平臺產品試用,幫助中小制造企業快速布局海外市場,為工業外貿創新發展譜寫新篇章。
創新生態加速構建
與此同時,兩江新區還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加速集聚工業互聯網優勢資源,融合構建工業互聯網產業生態,助推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兩江新區通過兩江協同創新區落地大院大所,為工業互聯網產業發展提供創新源動力。
重慶兩江協同創新區規劃面積約330平方公里,是“一城多園”創新體系的重要部分,是重慶市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科技創新中心的重要平臺。截至目前,已累計簽約高校院所36家,建成科技研發平臺80余個,導入高端研發人才1100余人,培育孵化企業55家。
為了加快集聚創新機構,兩江新區推動成立禮嘉鏈網智匯研究院,圍繞基礎技術研究、測試認證、評估咨詢等提升工業互聯網創新能力;推動創建工業互聯網標識應用解析實驗室和工業互聯網場景應用實驗室;落戶京東方智慧系統創新中心、華為人工智能創新中心、西門子交通5G能力中心、達索系統智能制造創新中心等新型高端研發機構。
兩江新區還依托兩江數字經濟產業園互聯網園三期打造工業互聯網產業園,形成生態企業聚集。該產業園共計18棟建筑,約21萬平方米,是集產業研發、辦公、商業配套為一體的綜合性園區。園區將主要引入工業互聯網產業鏈相關企業入駐,形成工業互聯網產業集聚,預計今年年底完成建設。目前,入駐兩江數字經濟產業園的工業互聯網相關企業達到200家。其中的代表性生態企業有勵頤拓、達索和指令集等。
今年3月,兩江新區成立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積極發揮橋梁紐帶作用,開展了“兩江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走進制造業”等一系列活動,加速制造企業與信息企業的深度融合,推動傳統制造業數據化、數字化轉型升級。
重慶日報記者 陳鈞 趙鵬